一位参会的煤炭人士透露说,这样算下来,重点电煤5000大卡折合550元。
这样一个电煤炭供应链上、中、下三方相互制肘,形成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局面。如三井物产和英美煤炭公司合资投资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投产电煤和冶炼焦煤等,而三井商船等日本物流龙头长期垄断中澳的资源物资海运物流。
一道道强制性文件疏通供应链,立竿见影,但文件不过是双面胶,暂时把双方粘在一块了,但稍过一段时间,供应链上的产运销又会各自断裂,进入新的轮回发病期。随着年终冬季到来,用电供暖高峰再次带来旺盛煤炭需求。半身不遂需要综合治局部治疗只能错上加错如果说我们云南、湖南等地方电煤高急,我们还能因为那里不是缺少煤矿而能理解,但现在我国煤炭供应的源头三西(山西、陕西、内蒙西)中的两西都在告急,实在令人费解。奇怪的国际煤炭供应链进水管出水管同时开国内煤炭供应链如此,国际供应链更是脆弱,甚至存在诸多扭曲现象。等到牙不好,胃口好时,只能等新的轮回:为保证百姓过好春节,相关部门总会在新年前后,紧急协同铁路、海运、公路等,开辟煤炭运输通道,紧急协调煤电企业和煤炭生产企业。
吞进煤炭后走到年中,却因缺乏相应的战略储备体系,电煤厂和冶金厂却没有足够大的胃袋缺乏储备基地消化,造成大量电煤滞压在港口、堆场等。这就是牙不好,胃口好。五沟煤矿是皖北煤电集团率先全面实施煤矿管理新模式的主力矿井。
2003年至2009年,皖北煤集团营业收入增长了6倍。中期目标是5年两番、10年千亿,到十二五末,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到十三五末,力争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十二五期间,煤化工基地将实现由大规模投入到大规模产出的飞跃。淮化集团与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校联合研发的硫化床煤制甲醇制丙烯技术,更是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抢占了行业的制高点。
从一条腿走路到两条腿并行从煤炭开采加工一条腿走路,到生产加工与物流服务两条腿并行,转变经营方式,打造综合型企业集团,在转型之路上迈出更大步伐今年9月28日,满载煤炭的华江9号海轮顺利从秦皇岛港抵达南京港。皖北煤电集团在推动管理创新中,取得了管理创新成果:在煤炭行业第一个建立了煤矿管理新模式、第一个建立了班组自主管理模式,在全省第一个规范实施了集团管控。
这艘海轮是皖北煤电集团今年新购置的,装载能力为5万吨,其顺利投入运营,使皖北煤电集团旗下的安徽华江航运公司运输能力再上新台阶。在发展中求转型,在转型中促发展,让皖北煤电集团迸发出竞相发展、互动发展、全面发展的活力。近年来,皖北煤电集团坚持战略引领,走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之路,形成了煤、煤化工、煤炭物流战略增长三极,呈现出恒源股份、淮化集团、北方能化公司三大板块竞相发展的格局。为此,皖北煤电集团于2005年出资4.36亿元兼并了安徽省最大的煤化工企业——淮化集团,立志将其打造成国家一流煤化工基地。
今年底,北方能化公司将具备年产1000万吨的煤炭生产能力,最终将在内蒙古具备年产3000万吨的煤炭生产能力,在山西具备年产2000万吨的煤炭生产能力和年产500万吨的焦化能力。瞄准煤化工领域的高端技术,延伸煤炭产业链,从拼资源走向比价值,让有限的煤炭资源创造出最大的价值增值空间,是皖北煤电集团转型发展战略棋局的核心支点。从练内功到走出去以高效的内部管理支撑快节奏的外部扩张,在全国乃至全球进行布局,在转型之路上搭建更大的发展平台石景刚是皖北煤电集团五沟煤矿开拓三队队长,是一位具有近30年一线工作经验的煤矿工人丙烯是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的基本原料,用途极为广泛。
近期目标是:到2014年,煤炭产量突破4000万吨,原煤生产人员控制在4万人以内,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如今,皖北煤电集团煤炭物流业务已覆盖全国18个省市区,2009年,仅物流业务就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在皖北煤电集团135亿元的总收入中占据近40%的份额。
今年10月9日,皖北煤电集团与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签署了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合作勘查开发煤炭资源项目的协议。为了突破后备资源不足的发展瓶颈,皖北煤电集团从2004年起在推进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中,着眼于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出安徽,走向全国,并在山西、内蒙古站稳了脚跟,取得后备资源37亿吨。
2008年10月,全国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经验交流会在皖北煤电集团召开,皖北煤电集团成为煤炭行业管理创新示范单位。这艘海轮是皖北煤电集团今年新购置的,装载能力为5万吨,其顺利投入运营,使皖北煤电集团旗下的安徽华江航运公司运输能力再上新台阶。积极推进管理创新,苦练内功,向管理要安全,向管理要效益,是皖北煤电集团持续推动转型发展的基石。皖北煤电集团董事长葛家德说,经过多年努力,‘三项互动的发展新格局已经形成,那就是在煤与煤化工之间互动、在省内与省外互动、在煤炭生产与物流之间互动,使企业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对于皖北地区而言,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是当地产业结构最突出的短板,从这一角度来看,皖北煤电集团在物流产业上高举高打,对推动区域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淮化集团与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校联合研发的硫化床煤制甲醇制丙烯技术,更是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抢占了行业的制高点。
皖北煤电集团按照整合上下游资源、做大主业,延伸煤炭产业链、做强企业的发展思路,把在煤炭市场中锤炼出的优秀营销队伍和忠实客户当作极其重要的资源,从2003年底开始组建煤炭物流公司,逐步构建铁运、海运、江运互为一体的营销网络。从低头开采到瞄准高端从眼光向下开采资源,到瞄准高端推动精深加工,将延伸煤炭产业链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支撑,积极抢占行业制高点,让转型之路越走越宽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祁集乡的安徽煤化工(淮南)基地建设现场。
高效的内部管理,为近年来皖北煤电集团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进行快节奏外部扩张提供了坚实支撑。2009年起步的化工物流业务,瞄准尿素、苯胺、浓硝酸等化工产品,当年实现产值5亿多元。
今年10月9日,皖北煤电集团与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签署了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合作勘查开发煤炭资源项目的协议,标志着皖北煤电集团在转型发展中迈出了新的步伐。这一项目是安徽省资源性行业走出去的最大项目。
皖北煤电集团将从这里起步,突破煤炭物流业务的边界,发展成为全面的现代物流企业。这一尝试取得了预期效果:在两人的共同领导下,今年初以来,开拓三队工作效率提高了20%。为摆脱困局,2003年底,在即将迎来20岁生日之际,皖北煤电集团在剖析内外发展环境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了以煤为基、同心多元的发展战略,确定了建成华东地区极具竞争力的基础能源企业的战略目标,确立了整合上下游资源、做大主业,延伸煤炭产业链、做强企业的发展思路。近年来,皖北煤电集团坚持战略引领,走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之路,形成了煤、煤化工、煤炭物流战略增长三极,呈现出恒源股份、淮化集团、北方能化公司三大板块竞相发展的格局。
如今,这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煤化工基地的铁路专用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均通过上海铁路局评审,专用码头已经具备开工建设条件,一批煤化工项目陆续通过审批。此次双方合作勘查开发的区域,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主要聚煤盆地——苏拉盆地,距离昆士兰州首府布里斯班510公里,探矿权为5年,目前已经完成预查设计。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刚刚组建的安徽华江航运公司,其快速发展可以说是皖北煤电集团物流业务板块异军突起的写照。未来3年内,安徽华江航运公司海运能力将提升至45万吨,并且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的运输优势,组建内河船队,形成10万吨以上运输能力。
从练内功到走出去以高效的内部管理支撑快节奏的外部扩张,在全国乃至全球进行布局,在转型之路上搭建更大的发展平台石景刚是皖北煤电集团五沟煤矿开拓三队队长,是一位具有近30年一线工作经验的煤矿工人。在这一高端领域拥有话语权,将使煤化工成为驱动皖北煤电集团跨越发展的主引擎之一,使其在煤、煤化工一体化发展的道路上继续狂飙突进。
今年7月,国家煤监局在皖北煤电集团召开了班组建设座谈会,总结了皖北煤电集团的经验。面向未来,皖北煤电集团描绘了新一轮大发展蓝图。这是五沟煤矿加强煤矿班组建设进行的全新探索,目的在于使队长与技术员在业务技能与业务知识上实现互补,建设强有力的基层管理团队。同时,皖北煤电集团还将在长江流域建设2个至3个区域性煤炭物流配送基地,让煤炭产品在配送基地得到再加工,降低流通成本,提升产品价值。
皖北煤电集团在推动管理创新中,取得了管理创新成果:在煤炭行业第一个建立了煤矿管理新模式、第一个建立了班组自主管理模式,在全省第一个规范实施了集团管控。根据规划,到十二五末,皖北煤电集团销售收入将超过500亿元,届时,物流产业将贡献250亿元的营业收入。
预计到2020年,煤化工基地规划总投资将达到560亿元,实现年均销售收入将超过600亿元,实现年利润总额将达到80亿元。2003年至2009年,皖北煤集团营业收入增长了6倍。
五沟煤矿是皖北煤电集团率先全面实施煤矿管理新模式的主力矿井。如今,安徽华江航运公司海运能力已经达到12万吨,成为安徽省最大的航运企业。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